提升竞争力 发展制造服务业战略意义重大
- 作者:中国液压泵网
- 时间:2009-03-05
- 阅读:51312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客户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附加值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高附加值环节不断向产业链的上下游两端
二、个别企业发展良好我国制造服务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也日益上升,其中一个主要的标志即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制造大国,已有上百种制造品的产量位居世界之首。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制造服务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涌现出一些比较优秀的制造服务企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服务业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
涌现个别优秀企业
以陕鼓集团为例,由于较早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客户真正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功能,陕鼓从2001年开始确立了从出售单一风机产品向出售个性化的透平成套机组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出售系统服务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的两个转变发展战略。经过实施贯彻这一发展战略,2006年陕鼓30亿元的产值构成中,传统的靠员工摇车把、自制加工完成的产值占42%左右,其余的58%是靠技术+管理+服务来完成的。
再以大连冰山集团为例,该集团的前身是大连******厂,规模小、产品单一、市场占有率低。从2000年开始,该集团加快从单机向成套转化,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售前服务—成套设计—产品制造—安装服务—售后服务一条龙的发展模式。该集团成套工程实现的销售收入占销售总额的比例,由2000年的22%发展到2006年的50%,利润比例由28%提高到69%。
总体落后于发达国家很多
尽管个别企业的制造服务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总体来说,我国制造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制造业相比发展滞后,相对于发达国家更是落后很多。
首先,服务业结构不合理,比例偏低。目前全球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服务业,发达国家更是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是52%,而我国只有40%。
其次,制造服务体系不健全,抑制了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此外,由于制造服务业不发达,尽管我国是所谓的制造大国,但远不是制造强国。我国的制造商至今在世界500强中席位少得可怜,无法与其他制造大国匹配。
同时,我国制造企业所用主要装备绝大多数还依赖于进口。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主要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二来自国外,其中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生产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都被进口产品所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