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e in China not just made in China
- 作者:液压泵网
- 时间:2015-03-30
- 阅读:1234
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行业,创新精神都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能否能在当今“弱肉强食”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关键看其是否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15年“两会”再次强调了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根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实施“ 中国制造2025” 。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低小散等企业动真格,鼓励中国的制造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加快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步伐。
辗转各国,不少有心的游客会发现,大到机械制造行业的挖掘机,压路机等,小到穿着类的阿迪,耐克。不少都打着made in China的标签。一方面这一现象表明我国的产品越来越被国际认同,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越来越需要研发自主创新的产品。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并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国家统计局的公报数据获悉,去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22.8万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全部的工业增加值增幅7%,工业出口占了1/7,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国制造”逐渐呈现后劲不足的疲弱态势。据悉,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幅为3.3%,较上年大幅放缓8.9个百分点。中国中小微型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工业制造业效益不高等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中国由于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制造与技术模仿阶段,在附加值较高环节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本土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高端合资制造产业回归欧美强国,低端的劳动密集型正往东南亚转移。如今,中国中小微型企业乃至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了转型升级中最难熬的阵痛期。
如何将中国制造转换为中国智造。这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机械制造业如何将国有品牌,国有技术真正的在世界打响。是需要广大机械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