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液压油污染?
- 作者:液压网
- 时间:2012-10-30
- 阅读:898
污染物引起故障所造成的结果是最坏的。许多污染物是研磨剂,当污染物进人系统以后,将加速液压元件的磨损。一般情况下液压油可能遭受到两种类型的污染物,一种是来自于外部的污染,包括灰尘、铁锈、布屑、纤维和水垢等;另一种是由于油液添加剂变质所形成的可溶解的和不可溶解的成分造成的污染。第一种类型污染物可以采取以下提到的预防措施加以控制,但是如果仅靠预防性的维护,由油液添加剂变质引起的油液的污染则不能被有效地防止,尤其是当系统油温过热时,会加速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假如采取措施避免系统过热,可减少这些可溶解的和不可溶解的污染物的产生,但即使在精心维护的情况下,由于氧化、冷凝和酸的形成,油液最终会变质。因此,定期地更换油液是减少这些有害成分的唯一途径。
1.定期检查油品质量
油品性能可以根据需要具体选用,但必须严格控制油品无污物、洁净。在加油时必须过滤,防止灰尘、纤维杂物的侵人,勤检查油位,新机器要勤清洗液压油箱、回油滤清器中的磁棒和伺服回路滤清器的磁杯,清除液压冷却器积灰,更换滤芯。定期检查油品质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液压油的氧化程度。液压油在使用中,由于温度的变化,空气中氧及阳光的作用,将会逐渐被氧化,使其枯度等性能改变。氧化的程度,通常从液压油的颜色、气味上判断。如果液压油的颜色呈黑褐色,并有恶臭味,说明已被氧化。褐色越深、恶臭味越浓,则说明被氧化的程度起厉害,此时应更换新油。
2)液压油中含水分的程度。液压油中如果混人水分,将会降低其润滑性能,腐蚀金属。判断液压油中混人水分的程度,通常是根据其颜色和气味的变化情况,如液压油的颜色呈乳白色,气味没变,“叭叭”的声音,则说明混人水分过多;另外是取少量液压油滴在灼热的铁板上,如果发出则说明含有水分。此时应更换新油。
3)液压油中含有杂质的情况。在机械工作一段时间后,取数滴液压油放在手上,用手指捻一下,察看是否有金属颗粒,或在太阳光下观察是否有微小的闪光点。如果有较多的金属颗粒或闪光点,则说明液压油含有较多机械杂质。这时,应更换液压油,或将液压油放出,进行不少于42h以上时间的沉淀,然后再将其过滤后使用。
2.预防污染物进入系统
将污染物阻挡在系统之外是关键,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预防污染物进人系统:
l)保持盛装液压油的容器清洁。把油桶储存在符合要求的位置,并应加盖保护,防止在油桶仁积聚雨水.油桶的盖子应密封良好,在打开油桶之前,应仔细清洗油桶的顶盖;液压用油的油库要设在干净的地方;所用的器具如油桶、漏斗、抹布等应保持于净,最好用绸布或的确良布擦洗,以免纤维沾在元件上堵塞孔道,造成故障。
2)把液压油加人油箱时使用清洁的加油设备;如果采用钢管输油应把管在油中浸泡24h,生成不活泼的薄膜后再使用。
3)必要时检查并更换防尘圈和密封圈。
4)液压用油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以防止固体杂质损害系统。系统中应根据需要配置粗、精滤油器,滤油器应当经常检查清洗,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5)系统中的油液应经常检查并根据工作情况定期更换。一般在累计工作1O00h后,应当换油;如继续使用,油液将失去润滑性能,并可能具有酸性。在间断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隔半年或一年换油一次。在换油时应将底部积存的污物去掉,将油箱清洗干净;向油箱内注油时应通过120目(2304孔/cm²时)以上的滤油器。
6)油箱应加盖密封,防止灰尘落人,在油箱上面应设有空气过滤器。
7)装拆元件一定要清洗干净,防止污物落入。
8)发现油液污染严重时,应查明原因及时消除。
3.及时更换过滤器
液压系统中有一个元件不能被忽略,这就是过滤器。关于过滤器的作用众所周知,设备使用者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去更换滤芯,而是什么时候去更换。液压元件的价格远远高于过滤器的价格,但是如果忽略了对过滤器滤芯的更换,结果可能造成其他昂贵的液压元件例如液压泵的损坏。当然不必要的频繁更换滤芯是浪费,但是当工作条件比较恶劣时,滤芯的更换周期就应当比推荐的工作周期要更短些。那么这个间隔到底多少是合适呢?有些技术人员认为,滤芯更换的时间是要等到滤芯堵塞报警的时候,其实这是不合理的。理由是:一首先,当一台过滤器的滤芯堵塞时,这台过滤器可能已经不在工作了;其次,由于许多过滤器装置
都安装有旁通阀,允许油液旁通堵塞的过滤器,所以滤芯堵塞时未被过滤的油液会通过旁通阀进人系统。而没有旁通阀的过滤器,在高压的作用下,被堵塞的滤芯可能被压溃,也会使污染物进人系统。因此当过滤器堵塞时,系统的油液清洁度就难以得到保证。
建立一个准确的更换滤芯的时间表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污染物在过滤器内的积累速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它们是:首次注人液压系统油液的清洁度和补充填加的油液的清洁度;在补油时由于不小心进入系统中污染物的含量;在工作中设备所遇到的污染物和环境灰尘含量;液压缸密封和防尘状态。
对于维修人员怎样才能知道应在什么时候更换滤芯呢?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经常检查过滤器的滤芯的污染情况,假如在滤芯的外部经过认真的检查发现有一层污染物的薄层,此时,油液通过滤芯时就已经很费力了,假如污染物已经在纸芯的根部出现,滤芯就需要更换了。虽然此时滤芯仍能捕获污染物,但不久它就会开始阻挡油流,以至大量的油液会通过旁通阀不经过滤进入系统,结果是污染物会积聚到液压元件上,加速元件的磨损。
4.超前维护
“超前维护”的理念所强调的是清洁度目标值的实现。加强设计和制造中系统污染的控制是必要的手段;定期检测油样以确定目标值的实现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针对设备使用企业而言后者才是主要的矛盾,也是日常系统维护的主要工作:即在液压系统未发生故障之前,定期检查油液清洁度的变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隐患一一清除,防患于未然: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液压系统运行期间,将油液清洁度保持在目标值内,使油液污染不再出现或不再成为元件及系统故障的原因。“超前维护”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根据液压系统的特点确定油液清洁度目标值;②通过选择适当的过滤器并确定其安装位置来达到目标值;③定期检测油样以确定目标值的实现。
液压油或润滑油的清洁度的现行国际标准由ISO4406确定,它是运用一种经认可的实验室颗粒计数规程,测定1mL油液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尺寸(μm)。
在所有液压系统工程文件中,均明确注明了该系统本身的目标清洁度等级。要特别注意的是“清洁度”并非一般性术语,而是一个相当具体的定量数值,它是设计者在充分考虑液压系统中的所有元件及维修成本后确定的清洁度目标。也就是说“清洁度”是一个需要严格执行的量化指标。当设定好目标清洁度等级和将高效能的过滤器布置在适当的位置后,最后经常进行的步骤便是确认和监测目标清洁度被实现,这一点往往是是容易被忽略,但却是最重要的。
确认目标被实现的最佳方法是,从回油管路中回油过滤器的上游提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油样,并将之送往符合条件的颗粒计数实验室,以确定油样是否符合指定标准。如果油样符合指定标准,用户只需定期检查油液和过滤器的性能,并加以定期维修保养便可;若报告结果不符合目标值,用户就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如更换更精细的滤芯或增加滤壳等。
总之,“超前维护”针对的对象是设备的操作者,提倡预防为主,控制为辅的原则。只有通过操作者日常的监测、维护和保养才能从真止意义上做到清洁度目标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