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柱塞与滑靴的修理?
- 作者:液压网
- 时间:2012-09-06
- 阅读:998
液压泵是液压设备的心脏,而柱塞滑靴副可视作为这个心房内的心瓣膜,堪称为液压柱塞泵的核心。
一般说来,与柱塞、滑靴配对运动的缸孔及止推板都使运动副具有高硬度和耐磨的特性,因此,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该具有很长的寿命而不易磨损和损坏。但柱塞—滑靴幅,毕竟是在整个液压柱塞泵中,受冲击和交变应力最为频繁,受压最大,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最高,工作最为繁重的机件,因此,只要疏忽了在制造、运榆、装配及使用维护过程中的任一个环节,都极易发生故障,甚至造成泵的磨耗和损环。
实际使用中,柱塞滑靴幅的常见问题有:
1.球头配合松动。左手抓住滑靴,右手抓住柱塞前后上下运动时,会发轻徽的‘嗒嗒”声,并感到轴向可以窜动。主要原因是:
(1)滑靴球窝处.的表面粗糙度太高(即表面光洁度较低),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加工表面材料微观峰顶被磨损,从而造成与柱塞球头配合间隙的增大而松动。
(2)柱塞在压排油过程中是将滑靴压向止推盘,在吸入油过程中是将滑靴拉向回程盘而脱离止推盘,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在向滑靴包合裙口处进行松动性冲击。天长日久,造成滑靴球窝窝底部沉凹变形和包口材料因刚性不够松弛变形而造成向隙。
对上述两种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球头配合松动现象,通常采取再次包合的方法来解决。
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按图4-22那好,用压合胎具在压力机上再次压合,即可解决问题;另一种方法是在车床上再滚压一下(或称为旋压),如图4-23所示。滚压时,必须注意控制滚轮的进刀尺寸与速度,否则,容易包死而不能转动。技术不够熟练的,宜采用图4-21中的输具进行滚压包球。
为了提高滑靴的拉脱强度和裙口部位的刚性,.近乐来,经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家的共同努力,已在滑靴裙力部位局部加厚(如图4-24)。并要求球窝球度公差不大于0.03mm,与往塞球头包合后径向间隙不大于0.01mm,球窝球头接触面积不小于70%,严禁滑靴铜材中存在缩松和偏析状态。根据实践结果,达到上迷技禾要录爵清靴柱塞配合,已基本消除了容易松动的现象。
最近,江苏省南通棉机厂与济南铸锻研究所合作,在上述已经改进的工艺条件基础上,采用控制滑靴包口材料延伸率和分次多工位的方法,对滑靴-柱塞球头部进行压铆,通过精密测定,滑靴的抗拉脱强度提高了3倍左右,超负荷运转试验表明,包靴不松动率为100%,从而,彻底解决了CY-14-1B型这类斜盘式轴向往塞泵名年来共同存在的关键间题-“松靴’。
2.柱塞圆柱表面咬毛、拉仿甚至咬死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和修理措施通常为:
(1)用油不清洁,混入其内的铁锈、铸砂粒、磨料、切屑’卡入柱塞副表面,或用油变质、混入水份,致使润滑能力大大减低。
若柱塞圆柱面磨损不太严重,拉毛痕迹不深,通常采取研磨的方法来解决。研磨时可将研磨外套夹固在转动的机未上,手握滑靴部位,在柱塞圆柱上涂敷合适的研磨剂液,然后细心谨镇地插入旋转的研磨外套的孔中,并作适当地前后往复运动,以使在圆柱面的全长范围内,获得均匀、一致的研磨加工尺寸。
若柱塞圆柱面磨损严重,经过研磨后,柱塞与缸孔的配合间隙已超过允许间隙,则应及时更换。
在泵修理后重新投入运行前,必须更换不合要求的用油,清洗油箱严格保证用油符合规定标准。
(2)制造或修理时,原有毛刺未能清理千净,在装配、修理过程中的反复清洗、运送、检测等环节,很容易磕伤圆柱表面特别是径向密封涵槽的边缘,造成柱塞的拉毛。
对拉毛现象通常可用极细的小油石,研去柱塞圆往面上的小硬亮点,有时平衡密封摘摘因边缘凹凸不平,在塞装柱塞时到达某一道油橄时,就进不去,并且又发现不了照显的银亮点,遇到这种情况。可用极细的金相砂纸(M20粒度以下)捏住柱塞拧几下,一般即可解决。
(3)住塞咬死在缸体孔中。
造成柱塞咬死的原因,主要是非正常性的缸孔变形。通常是由于油泵合装时,中心钢球掉下,泵一启动扮将缸体端面卡轧而使缸孔变形咬死柱塞,此外,中心弹簧拆断,缸体支承滚柱轴承保持架摄环,也会卡轧泵内旋转部件而使住塞咬死或殷坏油泵。
碰到咬死的情况,必须将缸体等全部重大零件拆下检查,而且损坏零件修复的可能性往往不大,通常采用更换的方法进行修理。
泵在长时何运行后,柱塞幅磨损过度,造成配合间隙过大而使泵在高压时上不去或出油量不足。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除用油因素外,有时柱塞热处理硬度未达到,或者材质不合要求,圆柱表面光洁度不够等均可导致产生。但这种现象的特点是磨损较均匀。
对磨损超差的修理手段,一般多是采取更换往塞和缸体的办法。这确是一种迅速而有效的修理方式,但经济性不好,价格昂贵。
其实,只要缸孔变形不最严重,往往通过扩大精铰或研磨,保待在形状、位置的允差范围内,然后换上圆柱外径相应加大的柱塞,这样,使用起来与新换零件的效果基本一样。
圆往表面磨损了的往塞-滑靴组也不一定就是废物,通过表面层的银铬、镀镍或新近流行的低温镀铁,也完全可以修复到所需的硬度、配合尺寸、精度和达到表面粗糙度的要隶标准。应该强调的是:如果在这些磨损件的修复方面有所作为的话,可以为国家节约一笔不小的经济财富。
4.滑靴与止推板(斜盘)贴合面的磨损或烧坏
造成滑靴静压轴承配合副表面磨损及烧坏的主要原因与修理方法为:
(1)油液不清洁,杂质、污物被吸入泵内后进入该运动副表这时应清洗油箱,将原油液过键、沉淀,或更换新的合用油液。
(2)柱塞中心小孔或滑靴中心小孔被杂质、毛刺等污物堵塞,应及时排除堵塞现象,清洗、疏通柱塞、滑靴有关孔道,别除毛刺、杂质等污物。
(3)拄塞球头孔角偏小,在最大工作偏角时,压力油被堵住。这是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间题,必须由制造厂家将工件放在专用模具上修磨大球头孔角。
(4)滑靴材料不合工艺要求。
过去,国内厂家多采用铝青铜QA19-4来铸造滑靴,现在应换用拉光轧制的QA1s-4钢棒,其内部组织紧密,可确保质量。
(5)滑靴静压支承面精度及表面粗植度不合要求。这是制造时的先天毛病,发现后应将泵内7组滑靴一齐装上专用胎具,重新平磨,平面度及表面粗糙度务必达到要求,若表面粗糙仍达不到要求,应在二级精度以上的平板上用专用胎具一齐抛光。
(6)一台泵上的滑靴台肩厚度允差超值,厚薄不一致。也必须一齐装上专用胎具,重新在平面磨床上磨削台肩厚度,保证允差一致。
(7)变量头不变童,在高压倩况下,斜盘仍保持较大斜角,泵处于严重超载情况下,硬将滑靴端面啃毛。排除变量机构存在的故障,具体可参阅下节有关内容。
(8)止推板(斜盘)大端面硬度不够。由于止推板是套在斜盘中心抽上,可方便地拆下更换符合规格、要求的止推板。
(9)止推板工作端面的平面度及表面粗糙度不符合技术规定。若超差现象轻微,可在平板上研磨抛光后使用,若超差严重,应先上平面磨床精磨、研抛,或者更换。
(10)变量头两圆弧处沉角槽切得过深,高压下产生变形。应拆检或更换变量头,使变量头或止推板保持工作时应有的刚性。
(11)变量头两圆弧面轴瓦接触不良,泵上压后引起止淮板(斜盘)有跳动现象。应刮研、修配轴瓦,保证轴瓦接触面积在70%以上,变量头抽预磨损严重者,应重新更换。
(12)回程盘7孔分度不均匀或孔径大小不一致。必须装入专用模具,重新修磨7孔;孔径超差者应予更换。
上述各种原因引起的滑靴、止推板的磨损、烧坏、在修理方法上原则上都是一致的,即轻微者研磨、抛光,较重者先上平磨磨削,然后研抛;严重者,应予更换。在修理的同时,千万别忘记恨据事故原因去排除相应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