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准刺激需求或将成为下一步调控着力点
- 作者:液压网
- 时间:2012-05-14
- 阅读:697
金融调控方式需继承完善。
上周发布的一系列经济金融数据表明,我国经济企稳迹象尚不明确。
应答应金融机构扩大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下限以下的波动幅度(好比,答应目前一般贸易贷款利率优惠幅度从基准利率的9折扩大到8折),降低企业融资本钱。必要时应采取降息手段刺激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调控既定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速稳步回落,避免泛起偏热态势。欧债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欧美经济状况不佳导致我国出口市场需求趋于萎缩,市场对未来国际商业环境决心信念不足。从货泉政策角度看,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公布下调存款预备金率。
低于预期的经济金融数据折射出需求端严峻不足:一方面,外需在短期内难见起色。新增信贷不足7000亿元创今年以来新低。与此同时,刺激需求将成下一步调控着力点。
因此,下一步政策着力点应是扩张需求。分析师估算4月GDP增速折年率料已跌破7.5%的政策目标水平。在当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时,应出台相关针对性措施鼓励贸易银行改变既往经营模式,引导信贷投放向新兴工业、中小企业、中西部经济倾斜。 还应看到,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深化改革,出台实质性减税措施,加大保障房和病院等民生领域财政投入,为民间资本开放更多领域。与此前不同,本次下调存款预备金率的背景是海内外经济不确定性均加大。产业增加值由此前的两位数增速急转直下降至个位数。但从数据来看,在投资、外贸等领域明显降温的同时,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顺利“接棒”,仍需政策搀扶,下力气培育和发展。央行将继承公道开释活动性、推动市场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本钱,加快信贷投放步伐。我国银行特别是一些国有大行已习惯于“垒大户”的贷款模式,因为房地产等领域受调控影响使这些银行一时难以适应;一些中小银行尽管在中小企业等领域放贷能力强,但仍受规模、存贷比等指标约束。用短期正、逆回购工具熨平利率波动、平滑资金分布的操纵可能将成为常态。下调存款预备金率、公然市场操纵仍将是未来央行调控市场主要政策工具。实体经济中泛起的需求放缓需要政策预调微调及时“纠偏”。
值得留意的是,近来央行正、逆回购操纵频繁,显示出在人民币货泉市场,央行正探索建立新的活动性治理机制。经季节调整法调整后,4月出口和入口同比增速分别为7.2%和4.8%,均低于市场预期,显示外需和内需形势严重。可以预见,围绕“稳增长”,货泉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并逐步离别此前的“紧平衡”状态。为配合信贷投放,推动实体经济全年平稳运行,存款预备金率仍有可能进一步下调。此前宣布的4月我国制造业PMI分类指数中,新订单指数回落显示出需求增长偏弱。另一方面,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两大需求端一直受到较严肃调控。
央行下调存款预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意在“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