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作者:液压网
- 时间:2011-12-09
- 阅读:573
围绕如何增强铁矿石资源保障力度,过去几年,中国进行过广泛争论。去年5月,鞍钢公布与美国钢发展公司,在美国共同投资建设4个螺纹钢厂和一个电工钢厂。首钢主要但愿借此进入东盟市场,那里的钢材消费未来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产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说,《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个新思路——考虑到我国铁矿资源品位低、禀赋差,开采本钱高的特点,工信部以为在这种情况下从资源国际化和节能减排上考虑,多用入口矿是准确的和必定的。
在海外建厂有这样一些上风。但是两年后,因为巴西对宝钢提出的前提太高,让宝钢无法承受,项目投资计划宣告失败。鞍钢主要是看中美国的建材市场。
在新的战略指引下,也许未来几年,中国钢企将迎来海外建厂潮。
海内钢铁企业海外建钢厂最早始于2007年。
在巴西建厂,主要是缘于那里拥有丰硕的铁矿石资源。这些出口的钢材,绝大部门是入口高价铁矿石加工而成,然后再运至钢材消费国。假如选择在海外建厂,不仅可以节省运费,还可以部门解决铁矿石原料题目。
目前,武钢、鞍钢、首钢等3家钢铁企业正试图在海外建厂,或者选择原料所在国,或者选择钢材消费国。
有人提议,应该加大海内矿山的开发,进步自给率,以进步话语权;也有人提议,应加大国外矿山的开发力度,进步权益矿的比例。
12月5日,首钢和马来西亚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的钢铁厂,在马来西亚北部丁加奴州甘马挽举步履工典礼。根据去年4月武钢的投资计划,武钢将和巴西首富艾基·巴特斯达(Eike Batista)旗下的****企业LLXLogistica合资兴建500万吨规模的钢厂。首先从入口钢材和入口铁矿石角度看,入口钢材更为划算;其次,中国海内钢铁产能供大于求,每年都需要出口几千万吨的钢材。
在宝钢海外建钢厂失败后,另一家央企武钢团体并没有畏缩。运费本身就蚕食了很多利润。
鞍钢团体则选择了美国。
不外上述两大战略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一年,宝钢计划与淡水河谷公司在巴西合资组建钢厂。题目是中国钢铁企业对入口矿定价没有话语权,解决这个题目重点是鼓励钢铁企业“走出去”,不仅开矿,更重要的是建厂,将钢坯或钢材运进来,而不是只在海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