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机械装备制造中小企业前景美好但现状愁
- 作者:中国液压网
- 时间:2010-11-12
- 阅读:34
忧
未能融入本地产业链
纵然有如此美好前景,但我市一些机械装备制造业企业目前依然面临着一些烦恼,比如难以真正融入摩托车产业链等。于是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一场关于江门机械装备业走向的争论开始了......
正忙于更新自动化设备的林文康说,公司要购买200多万元的设备,大部分要到佛山、东莞、深圳去买,至于江门地区,要么是对机械装备制造的企业了解不多,要么是这类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本地机械装备制造企业赚不上这个钱。
“我们需要的设备也不一定非得是高新设备,当然,能够技术含量更高更好,但总觉得江门的这类企业能够形成规模的太少。”林文康言语中透露出无奈和惋惜。
摩托车企业硕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春则说,企业有四台设备遭雷击,但由于全部从外地购进,设备必须送到位于北京的西门子公司,时间耗得越久损失就越大。“如果江门有这么一家有实力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可成为西门子在这里的一个点,那就好了。”李建春对现状同样感到无奈。
有类似经历的还有位于蓬江区棠下镇的摩托车企业江门华日集团有限公司。“摩托车产业是江门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们在江门几乎找不到这方面的制造设备。”该公司副总尤志军几乎是以一种抱怨的语气说,“不要说发动机了,就是一般的装配流水线的压胎机都要到江门以外的地方去买。”
尤志军认为江门的摩托车产业,主机厂比较多,但零部件的发展还有待挖掘。他罗列了一组自己总结的数据:车架焊接、方向盘制造只有两三家,离合器就潮连街有一家,发动机更没有了……
作为本地装备制造企业的佳铁对此并不以为然,该公司总工程师陈完年说,不是本地企业没有生产能力,也不是技术有多差劲,而是本地摩托车企业不买。“也许是名气不够大,人家看不上我们吧,五年前,我们去大长江集团推销我们的产品,希望参与到摩托车产业链中,结果被告知,国产货都……”他打了一个拇指向下的手势,然后沉默了。
片刻之后,他接着说:“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品质精良的机械设备,为自己争一口气,虽然我们和日韩、台湾的机械设备有差距,但我们的很多技术差距已经在缩小,甚至持平了。”
这注定是一场充满争论的研讨会,大长江集团相关负责人彭千祝立即表明态度,他说话音量虽低,却字字问得有力:“一个大公司,按照去年的产量,一天生产一万台,你那设备要是出了问题停一分钟,谁负责?”
现场瞬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