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七措施
1 拟定保证金融稳健运行的各项应对预案,建立完善国际金融危机监测及应对工作机制
2 继续改进流动性管理,保证市场流动性充分供应,引导货币信贷合理投放
3 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优化信贷结构
4 结合地震灾后重建进展情况,制定金融支持政策
5 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的监测,改进房地产金融服务
6 加强价格杠杆工具调控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7 加强外汇管理,防范短期资本流动冲击我国金融体系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受国务院委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作了关于加强金融宏观调控情况的报告。报告称,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出口。
经济运行符合宏调预期
周小川说,下半年以来,鉴于国内外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金融调控及时增强了灵活性和针对性,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适当调增信贷总量,并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把总量微调与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引导新增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倾斜。总的来看,国民经济运行符合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
周小川表示,中国通胀形势有不确定性,其未来走势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
继续灵活审慎货币政策
周小川还汇报了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的安排。
他说,当前,我国总体经济形势是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实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既要从根本上稳定物价预期,也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适度调整政策操作,努力维护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央行下一步采取的七项措施中,在房地产信贷方面,周小川表示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支持房地产业的合理有效信贷需求,促进房地产信贷市场平稳运行。
形势 实体经济可能受较大冲击
要点: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需减弱,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央行对全球经济形势给出了并不乐观的判断,全球经济放缓必然影响中国经济。昨天,在谈到当前面临的问题时,周小川坦言全球经济明显减速,可能会影响中国的出口。
受金融危机影响,周小川表示,美国乃至全球的实体经济都有可能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并可能拉长调整周期。周小川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数据为例,美国8月份失业率升至2003年9月以来最高的6.1%,显示美国经济正快速趋向疲软。欧洲经济出现下滑,欧元区第二季度经济收缩0.2%,为欧元诞生以来首次负增长。而日本经济可能进入新一轮衰退,第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7%。在此背景下,亚洲地区出口增速下降,经济逐步走缓,资本大量外流。
谈到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周小川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由此带来的外需减弱,必然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